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日期:2021-06-08 08:37:13  发布人:gsglxy  浏览量:1360

    辽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工程、工程造价等九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两个中职本科专业。为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1)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拥有适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相关专门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建设一支具有优秀专业带头人、品质优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较高的教学团队;
   (3)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
   (4)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课程建设目标
   (1)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努力并逐步实现所有课程教学的“互联网+”;
   (3)完善并建立实习实训课程要求、基本教学文件与考核标准。结合“专业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2018年前每个专业建成一门骨干专业课;2020年前“财务管理”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2019年前完成基本优化。2021年完成全面优化;
   (2)通过各种途径,充实教师队伍。2019年前,逐步引进6名左右专业教师,截至到2021年,引进专业教师总量在10名左右;
   (3)本规划期内,每年力争派出1-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有针对性地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入学生课堂,从事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逐步建成一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支柱,社会兼职教师为辅助,专业理论功底厚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双师结构比例较高的师资队伍。
    4、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按照“校企联合,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在现有的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构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建立并完善三个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即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校内外实训内容、体系和考核结合。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及专业研发的需要。
    本规划期内新增加2-3个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5-6个左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含省质量工程项目1-2个)。
    二、专业建设核心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口径宽、实践多、素质高、适应强”的培养原则,坚持一个核心目标,实施两个实训,培养三种能力,强调四个重视。
    坚持一个核心目标:坚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服务;
    实施两个实训方式:一是校内实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师组织开展课上、课下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和专业教学见习、实训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校外实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培养三种能力:第一,培养学生基本的业务处理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专业分析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贯彻四个重视:第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关键的核心知识,提高岗位需求的基本技能;第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三,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先当学生、后当骨干、再走向社会岗位从事专业实习,最后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第四,重视开放式联合办学。采取“校企联盟”、“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参与实践活动,聘请社会上有一定理论、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等来学校讲学。
    2、课程
    (1)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内容,必须涵盖专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核心课程的改革,应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
    (2)校外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的建设重点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文件。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主要是树立以教研室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校外实践教学基本教学文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周记等。
    (3)教材
    利用社会教材建设平台,尽量采用国家规划教材、重点建设教材、获奖教材;
    根据核心课程建设内容,由骨干教师编写适用教材。
    3、师资队伍
   (1)“双师型”教师培养
计划在3-5年内,“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90%以上。主要措施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走出和引进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所有专业教师必须从事一门以上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加强对其实践技能的锻炼;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以加强对专职教师的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奖励。
   (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考核标准。
    第一,培养8-10名基础理论扎实、人文素养厚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每年培养青年教师1名;通过考察交流、企业实践等措施,使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培训、科研及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成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
    第二,培养8-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学示范等工作,带动专业整体发展;
    三、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建立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吸收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共同探讨专业的建设问题,全面推进和落实专业建设规划。
    2、经费保障
    专业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经费做保障。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解决:
    (1)学校投入。约占70%;
    (2)企业支持。约占20%;
    (3)系里自筹。约占10%。
    3、综合保障
   (1)协调学各有关部门,形成内部合力,保障专业建设的各项条件,使专业建设工作整体健康、协调发展;
   (2)加强社会联系,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外部合力,积极深化校企合作。
    四、“中职本”专业建设
    “中职本”专业建设,在全面参照上述专业建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本”自身特点,提出“多实少理、多练少讲、多查少考”的“三多三少”方针,突出“中职本”专业建设特点。
                                        

核发: 点击数:136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