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心生感动。读到“审计自身建设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审计队伍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铁面无私,用查处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的实际行动,践行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打造了‘国家审计’金字招牌,值得党和人民信赖。”时,顿生感慨。“值得党和人民信赖”,是多么欣慰而又难得的目标。国家审计如此,内部审计亦然。
被利益相关方信赖是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信任关系的角度看,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修正和维系信任关系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提供确认和建议服务,让利益相关方认识到内部审计正在创造价值,从而逐渐建立起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信任。反过来,这种信任为内部审计的良性发展创造重要的外部支持条件。当有确认服务的需要时,利益相关方首先想到的是内部审计。当内部审计部门提交审计报告时,利益相关方给予应有的重视。当内部审计部门提出资源需求时,利益相关方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当利益相关方制定发展战略时,内部审计也被作为其中一个篇章。
信任来自于哪里?
1.信任来自于对利益相关方需求的理解和实现程度,需要内部审计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内部审计是为客户服务的,了解需求、实现需求是基本的工作逻辑,是生存之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一是如臂使指”,“审计工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就像胳膊指挥手指那样,得心应手、使用自如。”“二是如影随形。我们强调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就是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让审计对象感到审计像影子一样时时在身边,时时有‘头顶三尺有监督,不畏人知畏审计’的自觉。”内部审计也要做到如臂使指,按照治理层的要求,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内部审计做不到如此,遇事往后缩,不能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就没有办法赢得利益相关方对内部审计的信任。内部审计要做到如影随形,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应审尽审,让审计对象感到审计像影子一样时时在身边。内部审计做不到如此,不履职尽责,留下大量的监督空白,打不开工作局面,也就没有办法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2.信任来自于内部审计客观、不偏不倚的态度,需要内部审计做到“原原本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国家审计“要完整、准确、全面向党中央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敢说敢言,不受任何利益驱使,不向任何力量屈服,也不去揣摩领导想法,把问题原原本本报告上来。”内部审计崇尚客观性,原原本本报告情况,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是基本要求。内部审计队伍中,受利益驱使者有之,向人屈服者有之,揣摩领导想法者有之,隐瞒、歪曲审计发现者亦有之。除了主观隐瞒、私下交易、歪曲事实之外,还有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有的内部审计人员怕问题揭示了,领导不高兴,问题得不到整改。个人以为,内部审计负责揭示风险、负责确认管理缺陷、负责督促审计整改,但不负责确定组织的风险偏好、不负责决策是否接受风险、不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措施。查摆问题、提出建议是内部审计的本质工作,不客观、不实事求是是内部审计的失职;决策风险接受程度和采取风险处置措施是董事会、管理层的职责,接受风险、不采取行动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部门知情不报,不仅履职不到位,还越俎代庖。
3.信任来自于审计整改的成效,要求内部审计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累牍连篇的审计报告不是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内部审计好不好要看审计整改是否及时、有效。要让利益相关方看到,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切实完善了治理,降低了风险,改善了内控。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是一盘“大棋”,需要取得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内部审计需要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法律合规等职能贯通协同。大量的审计结果被扔在一边“晒太阳”,“晒”得不是审计结果,是审计部门乏善可陈的绩效。
- 上一篇:审计干部要在“三个始...
- 下一篇:多措并举提升审计质量...